“大武汉为什么称大,因为他具有大眼光、大心胸、大气魄、大容量”。11月15日下午,82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、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、国家一级演员、2021“中国非遗年度人物”何祚欢做客武汉晴川学院,漫谈大武汉。董事长、校长汪彬教授出席活动并讲话,近百名师生代表和龙泉街道青年干部聆听讲座。
董事长、校长汪彬教授回顾了他与何老结缘的趣事、往事。他表示,何祚欢老师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湖北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,82岁高龄的他,依然精神矍铄、老骥伏枥,活跃在公益舞台,传播武汉历史文化。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,他善取众家之长,最终称誉曲坛,被评为“中国评书、评话十大名家”之一。
汪校长强调,通过此次讲座,我们要学习何老师致力于文化传播的精气神,他用勤奋、乐观、闲适,诠释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担当、胸怀和格局;学习何老师六十年如一日的钻研精神,他不舍昼夜,潜心研究如何将武汉文化传播得更广、更深、更远;学习何老师口述中的武汉历史,他擅长从细节切入,阐述生活中的哲理和趣味,让人们尽情体会艺术之美和生活之趣。
何祚欢老师从武汉的地理特征、文化、经济、军事、教育等几大方面妙解大武汉,用地道的汉腔为晴川师生讲述大武汉的过去与现在。
“天下第一街”的“八里洋场”汉正街
“在全国,能以‘大’自称的城市除了上海,仅有武汉。大武汉凭什么说‘大’?”何老师从号称“天下第一街”的“八里洋场”汉正街谈起。他说,历史悠久的汉正街是汉口最古老的一条街道之一。翻开史册,汉正街历尽沧桑,早在明朝万历年间,汉正街就已形成市镇,这里沿江从西至东,出现了众多的码头,为商埠吞吐,集散物资。由于水上交通便利,于是,本省各县和外地各省人口纷纷迁入开设店铺,沿街店铺行栈日益增多,贸易往来频繁。到清代康熙、乾隆的经济发展鼎盛时期,汉正街已成为“汉口之正街”。这个被称为“江湖连接,无地不通,一舟出门,万里唯意”的地方,吸引了四方商旅,八方游客,热闹繁华,盛极一时。由汉正街延伸出去又形成了四大商圈,慢慢撑起汉口成为物资集散港,到清乾隆年间是名闻天下的“四大名镇”了。汉正街由此称为汉口的“八里洋场”,中国近代最早的物流业就此形成。
“我是生在武汉、长在武汉,我家以前就住在汉正街664号,我在汉正街住了30年。”“当时北京的大栅栏或者是上海的城隍庙,论规模都不如汉口的一条巷子。”何祚欢饱含深情地讲述儿时在汉正街的所见所闻,在场师生如同亲临旧武汉繁华与包容的情境之中。
张之洞兴实业、办教育,将武汉推向新的历史高度
“督鄂十八年,张之洞使得武汉由一个古代的商业大都会,转变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、教育的国际化大都市。”何祚欢称,清末著名“能吏”张之洞确立了武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全国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。张之洞在执政湖北期间,在湖广大地大力推行洋务新政,兴实业、办教育、练新军,开创了一系列耸动中外视听的早期现代化事业,使武汉由中古市镇转变为“驾乎津门”,直追沪上的近代大都会。
在讲到张之洞在湖北的政绩时,何老师谈到了张之洞在湖北主持修筑了芦汉铁路,督办了粤汉铁路;实行了开明的工商业政策;创设了商务局、商学会、劝业场,开通电话、电报;开办设立了织布、纺纱、缫丝、制麻四局;创办了白沙洲造纸厂、武昌制革厂、湖北毡呢厂、湖北官砖厂等。他说,当时张之洞还鼓励创办多家书院、学堂,当时,武汉各地遍布学堂,推动新式教育,培养实用人才。他在武汉主持创建汉阳铁厂、汉阳兵工厂和汉阳火药厂、湖北枪炮厂,这些曾是我国冶金工业、兵器工业和无烟火药工业的发祥地,曾一度辉煌于世,被外国人认为是“中国人觉醒的标志”。这种在中国破天荒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,兴办大量实业,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,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。
武汉是容得人的城市
武汉有这么大规模,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?何祚欢这样形容——“玉盘里面装金珠”。“天下有什么,它就接什么;天下要什么,它就来组织”,这就是当时的汉口。
除了生意大、器量大、地方大,大武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搁得人!天下做生意的人都来到汉口,汉口先天便具备了移民城市的特点,武昌更早;“大家都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,不过是你比我早我比你晚而已,所以它能够容纳天下人。这恰恰是武汉的优点,而不是武汉的缺点。”从小在汉正街长大,在汉正街住了三十年,何祚欢的记忆里,随手便能拈来一些好处。“过年我们到隔壁左右去拜年,看别个待客的东西就能感受到不同的风俗。我们隔壁屋里是黄陂的,过年吃糯米圆子,馅是糯米、衣也是糯米做的;汉阳人过年把炸米泡一泡,打几个糖心蛋,吃下去中午都不消吃得了;我们都喜欢到宁波人屋里去拜年,因为他们包的汤圆都是包了馅的,小伢们都喜欢吃。”
大家都是移民,都是来自各个地方的,所以有句话就是远亲不如近邻,近邻不如对门,所以武汉人就有“搁得人”的习惯,武汉是个容得人的城市。“从武汉剧团看就知道,来了京剧,京剧受欢迎,来了汉剧也受欢迎,来了豫剧也是,就是来一个‘蹦蹦戏’,武汉人也去追捧它。”何祚欢说,武汉人的心态是很开放的。